“劍”為古兵器之一,被譽為“百兵之君”。劍器已有數(shù)千年的演變發(fā)展歷史,其演進更為精良。劍之各部名稱亦有異同。現(xiàn)將劍體之各部位名稱簡釋如下:
劍由劍身和劍柄兩部分組成。
劍身包括——
鋒:劍身前端鋒利部分;
脊:劍體中線凸起;
從:脊兩側成坡狀部分;
鍔:從外的刃,即劍身兩旁的刃;
臘:脊與兩從合稱為臘。
劍柄包括——
莖:也就是劍柄的把手部分,主要有扁形與圓形的兩種;
格:劍莖和劍身之間的護手,又稱為衛(wèi)、璏、劍鏜;
首:莖的末端常有的圓形部分,又稱為鐔;
箍:莖上的圓形凸起的紋飾;
緱:在莖上纏繞的繩子;
韁:系在劍首的皮繩,用于懸掛在手腕上便于取用;
穗:系在劍首的流蘇,又稱劍袍,有穗的劍稱為文劍,佩戴于文人權貴身上,無實際用途。
此外,劍通常配有劍鞘,又稱為“室”,套在劍身之上,有保護劍身和方便攜帶的作用。
劍柄包括劍格和劍莖,絕大多數(shù)劍還帶有劍首。
劍肩:有的劍沒有劍格,代之以劍肩。指劍刃最厚的地方。劍箍:有的劍在劍莖上所套的一個環(huán)狀物。
劍墩:即劍首。指劍柄的頂部,一般劍首中有孔,可穿繩。
劍鐔:即劍格,亦稱護手。指劍身與劍柄之間作為護手的橢圓形盤部分。
劍鞘:又稱劍匣、劍室。藏劍之物。有鐵和木制等,裹以沙魚皮,涂以朱漆或連云黑漆,又貴者并鑲珠嵌寶。
劍莖:劍柄之古稱。清·程瑤曰《考工創(chuàng)物水記·桃氏為劍考》:“莖者,言頸也,在首下?!?/p>
劍室:即劍鞘。漢·揚雄《方言》:“劍鞘自河而北,燕、趙之間,謂之室?!?/p>
劍廓:劍梢的別稱。漢·揚《方言》:“劍梢自關而東或謂之廓”。
劍珥:即劍格。又名劍鐔?!肚f子·說劍篇》釋文引司馬云:“鐔,劍珥也?!?/p>
劍穗:劍柄后縛的裝飾品。近現(xiàn)代劍術套路有長穗與短穗之分別。
劍袍:即劍穗。有文武之說,文劍佩帶劍袍,武劍則無。